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公务员面试必备理论积累四:社会治理

面试宝典 原创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2-01-05 09:32 {{clickNum}}

一、基本含义

社会治理是指在执政党领导下,由政府组织主导,吸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从管理到治理的发展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也就是说,从“治理”到“管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系统治理,从政府包揽向政府负责、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二是坚持依法治理,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三是坚持综合治理,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四是坚持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解决矛盾、防微杜渐。 

三、现阶段主要问题

1.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大;

2.民生领域存在短板; 

3.违法乱纪行为严重、社会文明程度不高;

4.公共安全领域面临难题。

 四、新目标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了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1.共建——共同参与社会建设

2.共治——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3.共享——共同享有治理成果 

五、加强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

1.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2.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1)巩固基层政权

(2)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 

【基本原则】

①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

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③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

④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⑤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3)深化发展基层民主 

3.促进社会协同参与

(1)培养发展社会组织

(2)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3)鼓励发展志愿服务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加强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

(3)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作用

5. 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1)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强化应急管理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武平新工作人才招聘网

顶部